【大国重器白鹤滩】发电啦,终于盼到这一天!

发布日期:2021/09/14

6月28日,由华东院承担全过程勘测设计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主会场出席投产发电仪式。

白鹤滩水电站首批发电的是左岸1号和右岸14号机组。自今年4月蓄水以来,白鹤滩水电站坝前水位接近785米,满足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所需条件。目前电站监测数据均优于设计限定值,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胜利!

 

自筹资金,挑起“千斤担子”

1991年3月,第一批华东院人来到白鹤滩,一头扎进大山开展前期勘察工作。高山环绕、江水汹涌,这是白鹤滩给很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那个时候道路不通,缺水缺电,正是在这样充满挑战的环境下,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坝区修建了气象站、公路、马道、过江索道等设施,开展了大量的水文、水能和地质勘测等基础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64公里左右的河段进行研究比选。当时的工作、生活条件,恐怕只有十分艰苦才能形容。

在华东院的竭力推动下,白鹤滩工程于2001年被列入原国家计委水电前期工作项目计划。工程前期工作中仅初选坝址就需数千万元,前期工作耗资巨大,工程技术难度极高。

华东院没有因为困难中断前期勘察和调查研究,甚至通过抵押地契来获取银行贷款,竭力推动白鹤滩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为了查明坝区的地质条件,华东院勘测设计团队靠双脚翻山越岭,攀走于狭长陡峭的山间便道,跨越风中摇摆不停的索桥,下面就是咆哮的金沙江。3个月的时间里,高差400多米的险峻山路,他们一边作业,一边行走,硬是走完了1000公里的山路,跑了2000多个地质点。

为了节约生活上的开支,保障项目的经费,在最初的几年里,勘测设计团队到白鹤滩都舍不得坐飞机,宁愿倒两次火车,忍受六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通常现场工作六七个月才回杭州;野外作业时,自带干粮,为了节约经费,自己能背就背,能扛就扛。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东院人磨炼意志,挑起了“千斤担子”。

 

踏平坎坷,携手推动工程上马

2002年11月,国家计委明确白鹤滩水电站的项目业主为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至此,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2006年的5月底6月初,在曾经多次举办过党中央重要会议的北京京西宾馆礼堂,《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通过审查。

 “华东院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重大工程项目来做,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干”,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项目经理、院长张春生说。

十余年里,为了确保白鹤滩工程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华东院加紧人才培养,联合国内外8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了200余项技术攻关和模型论证工作,仅是咨询审查会就召开了300余次。聘请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潘家铮等著名水电专家和地质专家组成了中国水电行业的“全明星阵容”,为白鹤滩水电站研究保驾护航。

2009年院士顾问组咨询会议上,潘家铮院士作为顾问组组长,谈到泄洪洞方案时,动情地说“虽然洞子长了点,但是好得很,我特别的喜欢”。同时,他希望华东院的设计人员在白鹤滩水电站设计中有所发展、有所深化、有所创新、有所特色,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结合这座宏伟工程的建设,把我国的水电技术向前推进一步。

为实现白鹤滩工程“水平一流、技术创新”的技术目标,华东院潜心钻研,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白鹤滩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重大报告陆续通过审查,为项目核准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全院之力,情系十万移民

2011年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在三峡集团、华东院以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白鹤滩水电站下达“封库令”,电站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华东院集中全院力量,组成了一支近500人的调查队伍,深入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满怀对当地移民的深厚感情,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库区10万余人的实物指标调查工作。他们中有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有刚刚成家的小伙子,有孩子尚未满月的父亲,还有父亲在生病中的儿子……

随后4年,华东院开展了移民安置规划编制工作,历经移民安置方案拟定、移民意愿调查、方案反复优化调整、移民大纲编审、移民工程设计、线外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编审等阶段性工作,经过600多次协调会议和专题会议,编制完成1000余份报告。

2016年,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编制期间,为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在2016年年内完成核准,华东院集结200名勘测人员、400名设计人员,在三个月内完成52处安置点、13条等级公路、20余项水利工程、4项大型防护工程等勘测和初步设计。

2017年以来,为做好移民安置综合设计,华东院近百人常驻现场,及时解决移民安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施工图勘测设计方面,累计完成230余项场平及基础设施、防护、交通和水利项目施工图,以及580万平方米的移民房建和公共建筑设计。

在移民工程总承包方面,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地安置点等工程,通过“工作前移、设计施工一体化”“百台大战”钻机比武、样板工程先行、工艺工法创新、项目智慧化管理等方式,在两年多时间内完成了移民工程建设,有效保障移民搬迁入住。

 

匠心独运,勇攀水电建设新高峰

从85万千瓦水电机组到白鹤滩的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其跨越不是中小型机组的简单几何放大,而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结晶。研发过程中,取得了大量世界级突破和进展,将我国水电产业和水电设计水平、施工能力、重大装备制造能力、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我国机电装备走出国门,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白鹤滩水电站“高水头”的特点,使原有600兆帕等级的钢板,无法满足蜗壳对钢材强度的要求。华东院凝聚骨干力量,联合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首次在白鹤滩采用100毫米厚800兆帕蜗壳钢板,提出了采用新材料所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以及800兆帕蜗壳厚钢板的检测方法,引领水电行业钢材升级。

华东院提出了百万千瓦机组及其主要配套设备的一整套技术要求,为研制百万千瓦级机组及其配套设备,制定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奠定基础。仅为了确定机组的额定水头,华东院联合东电、哈电进行水轮机模型转轮的开发和试验研究,就花费了四年时间。同时在提高机组低水头段出力和改善水轮机无叶区压力脉动幅值方面成效显著,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百万机组研发,白鹤滩面对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设计如此庞大的系统,太多的问题难以在《设计规范》以及工程实践中找到满意的答案,唯有谨慎设计、勇于创新才是出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白鹤滩水电站创造了一项项世界记录。

2020年8月,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转子成功吊装;10月,世界最大地下厂房全线封顶;2021年4月,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5月,白鹤滩特高拱坝全线封顶。一个个工程节点的如期实现,使白鹤滩水电站的宏伟蓝图一步步走向现实。

 

白鹤滩水电站创下的世界之“最”

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世界第一

300米级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

世界首次将柱状节理玄武岩作为特高拱坝基础

300米级特高拱坝全坝使用低热水泥

水工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

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

尾水调压室规模世界第一

反拱水垫塘规模世界第一

电站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世界第二

拱坝坝高289米,世界第三

大坝承受总水推力1650万吨,世界第二

枢纽最大泄洪流量每秒达42348立方米(6分钟能装满一个西湖),泄洪功率达90000兆瓦,世界第三

 

三十年磨一剑,车辆川流不息,灯光照亮峡谷,白鹤滩的日与夜总是如此繁忙。每一个披星戴月的夜晚都应当被铭记,每一位白鹤滩的建设者都值得一句“了不起”。

三十年风雨兼程,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承载了几代华东院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也见证了华东院锐意进取的砥砺征程,我们无比欢欣激动在建党百年之际迎来电站建设投产发电的重大历史时刻。

它将为我国长江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大保护、“西电东送”和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水利水电史上的又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