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百万千瓦级水电EPC|杨房沟水电站大坝全线浇筑到顶

2020.12.28
微信

12月17日,随着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电建集团水电七局华东院联合体承建的国内首个采用EPC建设模式的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工程——杨房沟水电站大坝全线浇筑到顶,这标志着杨房沟水电站EPC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再迈关键一步。

杨房沟水电站位于凉山州木里县境内的雅砻江中游河段上,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工程,也是四川省核准开工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以上规模的水电站。电站装机150万千瓦,采用EPC模式建设,被称为“第二次鲁布革冲击,引领着我国水电建设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实践。

杨房沟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155米,共17个坝段,自20181030日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以来,已累计浇筑混凝土约90万立方米。尽管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项目部充分发挥EPC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高效联动,大坝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达到6.5/月,创杨房沟速度

该工程地处于高山峡谷区,具有“工程规模大、高拱坝、高边坡、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工程建筑物布置紧凑、施工交通布置困难等难点。

为应对困难,在总承包项目部的带领下,设计团队潜心钻研技术,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等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开展设计优化,累计完成并通过审查的较大及以上设计优化、变更项目30余项。截至目前,已获省部级奖1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9项,专利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

建设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EPC项目,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依托华东院信息化、数字化核心能力,自主研发建立了首个大型水电工程设计施工BIM管理系统,形成了覆盖全工程、全要素、多角色、多层级、全生命周期、多源数据全面采集与共享的EPC项目智能建造统一平台。

首次研发了大型水电工程EPC模式大坝智能建造质量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拱坝施工从原材料、振捣、温控、灌浆等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的有效管控,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联合体内部精诚团结、精心设计、精益施工、创新管理,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将设计理念与工程技术和施工方案充分融合,以精细化管理促进资源最大化统筹利用,实现“降成本、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目的。总承包项目部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工程,电站建成后,将对改善四川电网枯期水电出力不足,优化四川电源结构具有较大作用。由于电站枢纽工程区和库区涉及凉山州木里县和甘孜州九龙县,电站建设将变藏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造血功能。

后续设计和施工任务仍然艰巨,总承包项目部将继续在雅砻江公司的坚强领导下,秉承“自律、创新、共赢”的理念,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20217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的顺利实现,优质、高效地把杨房沟水电站建设成为国内水电工程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