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华东院故事:昂带的wifi

2017.05.09
微信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度。

然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正享受4G通信的方便快捷时,缅甸还未迈入固定话音阶段,现代通信只是少数富人的特权。

昂带是华东院缅甸通信总承包项目部的一名司机,他的哥哥在缅北一家水泥厂做工,为了谋生,兄弟俩一年最多只能见一次面。由于通信资源匮乏,申请一张电话卡需要近600美元,远远超出兄弟俩的经济能力。平时联系只能请求来往南北的物流卡车帮忙传递信件,每次送信取信时,昂带都要骑自行车穿过大半个仰光,母亲托付送给哥哥的家乡鱼酱,送到缅北时已经变了味……缅甸,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

 

昂带在巡线路上休息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下,华东院与海容通信集团、缅甸光纤通信网络公司等广泛开展合作,承担了缅甸上万公里的干线光缆线路埋设以及城市管道线路埋设和机房在内的通信基础设施工程。

为了把项目做好,项目团队在接受任务的第一时间就赶赴项目现场,克服环境陌生、工期有限、资源不足的现实困难,从整体推进各项工作,项目上下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将国际上的先进理念与缅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国际通信总承包项目的工程管理方法。

 

项目部成员合影(左起陆海、周文、黄勇)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达标,同时加强投融资风险管控,项目团队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巡线时,每天都要驱车上百公里,徒步超过十公里,常常手拿地图,头顶烈日,脚踩黄泥,在缅甸常年高温的灼烤下,项目团队成员都慢慢从黄皮肤变成了黑皮肤;雨季时,瓢泼大雨淹没村庄城镇是家常便饭,队员们常常要靠竹棍探路才能回到营地……

 

项目团队在工地检查(左起高林冬、陆海)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3月20日,缅甸通信工程提前高质量竣工,得到了项目业主和合作方的高度认可。

由此,缅甸通信行业的“信息高速公路”初步建立。

借助已建成的这条“信息高速”,运营商纷纷把目光投向缅甸,缅甸通信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

 

缅甸通信基础设施工程形象

现在,昂带虽然经常跟项目团队四处巡线,不能每天回家,但是在通信干线网络建设的推动下,缅甸移动通信市场活力大增,通信价格已经大大降低,手机卡、流量价格完全在昂带的经济承受范围内。

巡线休息时,昂带经常掏出手机与妻子女儿视频,与缅北的哥哥通话。昂带感叹:“有了便捷的通信,我的国家好像忽然变得有活力起来,我对未来信心十足”。

走在仰光大街上,随处可见年轻人拿出手机,登录网络,使用Facebook、viber、YouTube等软件与世界接轨。

 

缅甸年轻人享受现代通信

 

目前,华东院已经在柬埔寨、缅甸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担了多个光纤信息传输、通信基础设施和海缆穿境路缆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的信息联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合作交流不断升华。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正在发生惊人变化的时代,信息通信是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拉紧沿线国家互惠互利的纽带,这些项目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文化的交融、经济的增长,将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层次,更带给沿线国家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缅甸年轻人享受现代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