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6年“三合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面完成

2006.09.05
微信
    为全面检查和评价管理体系实施运行三个月以来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认内部管理的改进机会和措施,按“2006年院管理体系运行及认证审核执行计划”,在8月底管理评审和9月中旬船级社第一阶段认证审核之前,我院组织进行了一次集中式内审。本次内审选派了39位内审员于8月7日~14日先后对院高层领导、管理体系相关的33个部门/单位及四川小姓水电站总承包工程现场、联补水电站工程现场进行了全面的内部审核。
    本次内审检查的活动时段以2006年为主,是我院质量管理体系转换为三合一管理体系前的第一次内部审核。本次内审时间紧、任务重,但在浙江公信管理培训有限公司审核专家的亲临指导下,在院各级领导、部门/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圆满完成,审核结果达到了审核方案所策划的预期效果。
    8月15日,我院召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院性末次会议。张为民院长、张春生管理者代表和陈一宁等院领导、管理体系相关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及各内审小组成员共七十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企管部张建树主任对内审工作做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向与会者报告了审核概况、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计划安排。本次审核的主要结论为:我院已初步建立了符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文件(企业标准)正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运行初期对各级员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层级的培训,管理体系各项工作基本上均已启动,运行情况基本符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管理者代表张春生在会上做重要讲话。他认为此次内审工作卓有成效,内审报告客观、全面,对9、10月份的审核认证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院已初步建立符合标准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也基本符合“三合一”管理体系的要求。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新的管理体系运行才三个月,安排过紧,因此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是相对比较严重的,比如部门/单位之间严重不平衡、“三合一”管理体系与日常工作的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内审中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在认识上远没有到位等等,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
    末次会议上,张为民院长也做了重要指示。他指出,作为学习型企业,内审实际上是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知识交流应使同样的错误不再出现,而并不是一味地追究责任和批评谁。我院实行扁平化管理是一个风险决策,由原来的三级管理变为二级管理,可能部分领导干部对素质要求和角色转化还不太适应,它需要一个探索、磨合、管理创新的过程,这个决策是否正确有待实践的检验。为了加快领导干部的培育、成长,使各专业所规范成熟起来,我们要借助“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这个外部力量来推动管理体制的创新。为什么要建立“三合一”管理体系并申请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处理好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当大家忧虑企业是否有前途时,关注的是市场;当经营生产形势较好时,要更加关注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社会发展到今天,全社会都在关注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有着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是应该占用最少的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以人为本。“三合一”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处理好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环境管理体系是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这三个体系的本质也是我们团队负责人今天所面临的客观存在的也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我们必须付诸行动。这个行动要得到员工和社会的认可就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一个知识型企业和一个创造社会未来的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着这三个关系处理好,并把这项工作变成切实的、自觉的行动而不是去应付,我们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成长,使我们的企业逐步从优秀走向卓越。
    对于下一步工作,张院长最后强调,内审结束后做得好的部门/单位要再接再厉做得更好,存在差距的部门/单位,希望投入更多的精力,多思考、多改进,促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现在起到9月15日、10月15日两次外部审核,我们以这两个时间段为期限,各部门/单位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人,要把时间、计划、责任人一一落到实处,力争把“三合一”管理体系工作做好,积极准备迎接中国船级社的认证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