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经典工程回顾】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

2021.05.17
微信

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新安江水电站时,为电站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年的豪迈与力量。这种力量长久地鼓舞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牢记光荣传统,坚持科技创新,奋勇向前。


“华东电网的明珠”


1957年开工、1960年首台机组发电的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电科技和工程建设的代表性工程,为中国水电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积攒经验。电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县内的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总装机容量662.5兆瓦,年均发电量18.6亿千瓦时,工程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截至2020年8月24日12时,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1000亿千瓦时。


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原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项目,为解决日益突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与电力供求矛盾,1956年6月,周恩来亲自批准将新安江水电站项目提前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电站创新采用了厂房顶部溢流的泄洪方式,也创下我国首次采用宽缝重力坝坝型的记录,为20世纪60-80年代我国多座宽缝重力坝的建成奠定基础。

 

六十多年来,新安江水电站坚守使命,被誉为“华东电网的明珠”,曾一度为华东地区提供68%的电力能源,担负着国内最大电网的调频、调峰、事故备用重任;被夸赞钱塘江的守护者,拦蓄1万立方米/秒以上的洪峰30余次,保护下游城镇和30万亩农田免受洪灾,守护钱塘江流域安全度汛;被称作“千岛湖的缔造者”,截流蓄起580平方公里、220亿立方米库容的新安江水库,也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千岛湖,带来显著的旅游与环境效益。


1978年,“新安江水电站设计与施工”获得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2019年,新安江水电站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起步新安江水电站,然而华东院与新安江的故事还在续写。

 

“智”护,新安江“九孔泄洪”


2020年7月8日9时,新安江大坝建成61年来,首次正常运营期间开启9孔泄洪,下泄流量每秒达7800立方米,泄洪量半小时相当于一个西湖,坝址以下的建德、桐庐、富阳沿江区域压力持续增大。


华东院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核心能力,开发的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实现流域防洪相关信息的实时感知、预报预警、科学调度。平台作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水灾害防御系统及作战平台,服务超过1.4万一线工作人员,为新安江水库的安全调度及钱塘江流域的精准防洪,提供科学决策手段。其应用入选水利部2020年度智慧水利先行先试成果目录十大最佳实践。

 

乡村振兴,新安江上的“美丽丝带”


 由华东院承担EPC总承包的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位于浙江建德境内,像新安江上的一条“美丽丝带”,是浙江省“大花园”的建设样板,也是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


项目用地面积约1007万平方米,是集生态带、文化带、景观带、交通带、产业带、城市带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华东院发挥多专业融合技术优势,把握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以建德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康养度假、旅游休闲、文化创新、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主导,以绿道串联村庄、农田、山林,建构秀丽的新安江山水画廊,一期工程已完工。

 

杭州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


千岛湖配水工程是浙江省内最大的水利民生工程,是杭州市“五水共治”“保供水”的核心工程,将千岛湖作为杭州市的第二水源,从根本上保障了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和品质。


配水工程西起淳安千岛湖,东至杭州闲林水库,输水洞线全长113.22公里,划分16个标段。华东院承担了工程全线施工图审查以及其中3个标段的总承包任务,率先完成国内高程最低、内压最高的穿江大直径钢衬输水隧洞——分水江穿江控制段建设,为工程顺利推进做出重要贡献。